首页 > 健康园地 > 正文

正确认识“疱疹性咽峡炎”
2016-10-21 14:47:04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   自5月份以来,儿科门诊“疱疹性咽峡炎”患儿明显增多,宝宝高热不退,不喜进食,家长误认为“手足口病”,恐惧焦虑。下面,我们来正确了解、认识“疱疹性咽峡炎”这个疾病。
    疱疹性咽峡炎为小儿常见病、多发病,多发生在夏秋季节,年龄6月—7岁,病原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,表现为高热、咽痛、流涎、厌食、呕吐、腹泻等,婴儿表现为哭闹、拒乳、烦躁不安,咽部充血,咽腭弓、悬雍垂、软腭等处有2-4mm大小的疱疹,周围有红晕,易破溃形成小溃疡,病程一周左右,稍重者可达2周。近几年发病率高,有一定的流行性,传染性强,经粪—口及呼吸道传播,可在早教中心、幼儿园、学校、社区等人群密集地区引起流行,经治疗后一般愈后良好,个别病例可出现高热惊厥,合并心肌损害,少有严重并发症。
    疱疹性咽峡炎不等同于手足口病,但部分病例可转为手足口病,出现手、足、肛周疱疹,但多属轻型,愈后良好。而以往报道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,属重型,为肠道病毒71感染,两者病毒种类不同。疱疹性咽峡炎及前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手足口病系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,治疗上应给予抗病毒治疗,应用利巴韦林、干扰素,临床多应用α—干扰素喷剂、利巴韦林喷剂,副作用相对较少,可口服蒲地兰、蓝芩、清开灵等中药清热解毒,局部可应用金霉素鱼肝油、开喉剑、西瓜霜、冰硼散等消炎止痛,口服美林、百服宁及肛塞退热栓积极退热,保证足够水分,补充维生素,注意口腔清洁,清淡饮食,适当休息,出现呕吐、腹泻给予相应的处理。近期门诊接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,部分病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,有的白细胞总数达2万多,C反应蛋白亦增高,合并细菌感染,需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。经过及时系统的治疗,本次流行病例1周左右多治愈。
    疱疹性咽峡炎虽传染性强,但是可以预防的,及时隔离,勤洗手,室内通风,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均可降低其发病率,目前,有的幼托机构将检查口腔列为常规工作,及时发现,及时隔离,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该疾病的流行。疱疹性咽峡炎虽表现为高热,传染性较强,但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,它是一种常见病,可防可治,能做到及时就医,规范治疗,愈后都是良好的,即便是前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手足口病,愈后也是良好的。所以,宝宝的家长们不必谈“疱”色变,过于恐惧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儿科 魏晶

相关热词搜索:咽峡炎 疱疹

上一篇:健康心跳 健康血压
下一篇:警惕老年人误食枣核导致肠穿孔

分享到: 收藏

版权所有:营口市中心医院  地址:营口市西市区金牛山大街西13号
联系电话:0417-2955111 0417-2955333  传真:0417-2955222  
邮编:115003  网址:www.ykzxyy.cn  辽ICP备19016019号-1